&esp;&esp;敌众我寡,对面人数远比自己想象的多,大意了。
&esp;&esp;郑玄心中暗道不好,但是两军对垒,气势可不能输,于是郑玄大喝一声:“文和!”
&esp;&esp;可他吼完,身后冲杀的声音却没有如他意料那样响起来,他再回头,贾诩已经面无表情的举起了双手,见贾诩投降,训练有素的凉州兵也令行禁止,没有任何抵抗。
&esp;&esp;就连不在状态石默,也有学有样,伸出双手,让“劫匪”给他栓麻绳。
&esp;&esp;郑玄气得大脑一充血,当场昏了过去。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&esp;&esp;张祗本是荆州山贼,虽然是山贼,但是他治下讲规矩,对待路过的百姓,只要钱币不要货,要知道这个时期,货币管理混乱,物贵钱贱,上百钱都换不到一斗米,而且百姓使用的钱币也不统一,有些地方,甚至还在使用秦半两。
&esp;&esp;但是对待富人,在张祗手下就是有命来无命走了。
&esp;&esp;张祗本人信佛,每次劫富之后,就会以佛祖的名义给百姓山下的百姓布施,久而久之,山下百姓就称他为“佛贼”。
&esp;&esp;因此虽然是山贼,但是他却能得到附近百姓的爱戴,甚至在官兵派人来围剿的时候,百姓主动拿农具,上山加入山贼的反抗队伍。
&esp;&esp;经历过一次围剿之后,张祗得到人指点,让他将货物送到城内去疏通关系。
&esp;&esp;一开始确实见效,城内的大人们甚至还会让他参与剿灭其他山头的贼寇,并允许他分得战利品。
&esp;&esp;但是慢慢地,他发现,送了国君不行还要送国相,送了国相不够,还要送国相属官,属官送完一圈,发现官员家门不让进了,扣门一问,得知还要送护院。
&esp;&esp;张祗这才幡然醒悟,他是山贼啊?这样送完礼,那他不成了贪官吗?
&esp;&esp;于是当国相府再派人找上山时,他就之间将来使斩杀,挂在了山下的村头示威。
&esp;&esp;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,他随手斩杀的使者,竟然是国君妹夫的从弟!
&esp;&esp;国君盛怒之下出兵剿匪,再加上张祗往日在山贼间树敌太多,张祗和山下的村民只能往南逃窜。
&esp;&esp;张祗作为山贼的命运就此结束。
&esp;&esp;然而,他作为交州之主的命运之轮开始转动。
&esp;&esp;有了在荆州的经验,他到了交州地界后,就找了个易守难攻的山头,专心发展自己的山贼事业。
&esp;&esp;可随着来投靠的百姓越来越多,甚至其中不乏家道中落的文士,被人称一声老大,接受他们的供奉,总不能让人一家老小饿死在外面吧?他是山贼,又不是贪官。
&esp;&esp;渐渐的,他发现,富不够劫了。
&esp;&esp;怎么办?这么多人要吃饭呢!
&esp;&esp;还能怎么办?开荒吧!
&esp;&esp;随着大片的荒山被开垦成良田,“佛贼”的名号也越传越远,甚至还有举族搬迁,来投靠张祗的。
&esp;&esp;树大招风,这回就是张祗不愿意,也被迫吸引了官府的注意,剿匪大军逼近山口,已经对剿匪ptsd的张祗早就准备好了马车,准备再往南逃。
&esp;&esp;听说南面的海湾之中,有一片满是赤色石头的洲,听说在那里种水稻,下苗即成活,洲内有数不清的钱财和宝物。
&esp;&esp;不就是从零开始嘛,他有不是没经历过……
&esp;&esp;哎,等等,你说什么?交州的剿匪军队不堪一击?
&esp;&esp;什么?我们的“菩萨营”已经反守为攻?
&esp;&esp;什么?我们已经攻入了刺史部所在的龙编县?
&esp;&esp;什么?我们血洗刺史府,交州现在是我的地盘了?
&esp;&esp;当张祗再回过神时,他手下的“文官”甚至帮他书信朝廷,请到了新的官员印绶。
&esp;&esp;山贼张祗摇身一变,成为了交州刺史,而那座早就被他盯上,视为最后退路的朱崖洲,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压迫。
&esp;&esp;当然,这些都是五年前的旧事了,在刺史位置上干了五年的张祗,假的也给他慢慢做成了真的,除了爱食生肉的毛病还没有改过来之外,如果不说,光看他逢人便行礼,逢事便子曰的样子,谁不认为这是一个待人亲和,没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