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威慑。大江南北的好男儿都为国上了战场,能活着回来的不过半数。“说到这,太子沉默了一瞬,忍着压抑勉强继续,“从小来看,百姓家里若多些喜事自然能使得他们振奋精神。从大来看,一国之重,也须得下一代的接力。”
&esp;&esp;太子回京后所看到的是焕然一新的冰人行业。他虽也常在宫内,但对宫外的事仍有耳闻。只是和大事急事想比,这似乎便不重要了。
&esp;&esp;但此次出行,来往所见,改变了他这一高高在上的想法。
&esp;&esp;百姓是一国之基底,百姓过得不好国家便会飘摇,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。(在这里我要说一句以人民开头的话,请自行脑补)
&esp;&esp;“儿臣知道父皇操劳国事,若此事有有志之士愿意接手去做,又何乐而不为呢?”
&esp;&esp;再怎么也不可能比以往更坏了不是吗?
&esp;&esp;皇帝久久沉思,随后向台阶下的白云起招手。
&esp;&esp;她一步一步走到了这一国之主面前,微微蹲倾身。
&esp;&esp;“对于此事,你有何计划?”
&esp;&esp;白云起不由得精神一声振,大老板这是要听冰人馆未来核心发展方向了,能否融资上市就看这一波!
&esp;&esp;她滔滔不绝地讲起对冰人馆、冰人行业的未来规划,辅佐目前已有的成绩证明,还着重提了提和军方合作的优惠政策以及目前获得的良好反应。
&esp;&esp;可能有人辩驳,这事也不是她白云区一人之功,少了她,冰人这行当依然能做下去。
&esp;&esp;诚然,没有她,何婆婆等人依旧是冰人。只是她带来的是一个新概念,不仅要肃清奸邪、重订行规,更要将相关律法推进民间。
&esp;&esp;若百姓能对此事多一份重视,便能减少几件马怀仁之类借由信息差设计的诬陷争利之事。
&esp;&esp;往日这律法似乎高高在上,但今日她要将这律法扯进尘埃,让人人都能看清它的真面目。
&esp;&esp;这位奇女子汇报之精简、用词之专业,饶是皇帝、太子等常年处理政务的人都不由得打起精神细细咀嚼。
&esp;&esp;恍惚间幻视金殿提名时听在榜举子的策论了。
&esp;&esp;不过相对于举子们已成系统的策论,这半个儿媳/弟媳的则是要更为大胆跳脱,让他们听了不由感叹。
&esp;&esp;太子赞道:“我竟不知弟妹还有这等才能,若是以男子之身参加科举,定不输给我朝的英武男儿。”
&esp;&esp;白云起浅笑:“殿下赞谬了,云起不过是将心里所想都说了出来。”
&esp;&esp;“大哥你可不知,嫂嫂素有才女之名,是白右相之女。”
&esp;&esp;“失敬失敬。云起往后不必称我殿下,和二弟一起唤我大哥便是。”
&esp;&esp;“大哥。”
&esp;&esp;皇帝还陷在儿媳勾勒出的大饼里,被香得恨不得立马让人被烙出来,丝毫没注意小辈的其乐融融。
&esp;&esp;好半响他才回过神来,捻着胡须算道:“若要做到那个地步,该是要花费许多功夫。且若只有京城的冰人改革也不能成大事。”
&esp;&esp;白云起恭敬道:“云起自然不敢在皇上面前空口说大话,能做的唯有尽力。京城只是一块实验田,若能计划成功,便可全国推广加强管理。”
&esp;&esp;自谦也不耽误画饼,若真有推广到全国的一日,便不是她能插手的事了。
&esp;&esp;这是一块全新的地图,须得慢慢探索方能成事。
&esp;&esp;“那便先不谈远的,你方才所说的将冰人馆转为国有……是叫官媒吧?”
&esp;&esp;“正是。”
&esp;&esp;(这里提一下官媒和私媒,我理解为公办和民办的区别,详细解释可以去看《金牌冰人》里的情节,但在本文里不会特意描写官私媒之争,设置这个情节引入官媒概念只是为了让女主的冰人事业过明路,转为官方机构,后期女主就能亲自下场,不用顾及掩饰身份。)
&esp;&esp;这么一谈便直接谈到了宴席开始前几刻,结束时几人尚有意犹未尽之感,只是王皇后催着他们,再不结束就赶不上除夕夜宴了。
&esp;&esp;徐昭二人和其他受邀的官员夫人一起先入殿,文官武将分坐两边,武将为首的便是徐昭,而正对面则是林左相和老丈人。
&esp;&esp;吉时到,随着李公公的通报,皇帝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