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孙平梅看着二人的背影,嗤笑了一声。
&esp;&esp;“这姑娘也是个傻的,都嫁出去了,好好在婆家过日子就是,虽说江柱子是混子,可方才两人的模样我一看就知道,孙小桃把他拿捏的死死的呢,到时候还愁日子过不好?这时候回娘家,江柱子身后还背着竹篓,只怕是送粮回去的吧。
&esp;&esp;昨天刘寡妇跪了半天,哭成那样,瞅着自家都没粮了,还送给旁人,真是脑子缺根弦,江柱子也蠢,图个好颜色娶人家,把家底都掏干了,也不看看将他养大的娘过成了啥样,刘寡妇就算有千般万般不好,对他可是极好的。”
&esp;&esp;时间,就在孙平梅的咒骂声中过去了。
&esp;&esp;再抬头,已经到达城门口。
&esp;&esp;路过许许多多的铺子,江福宝发现粮铺外面全是人,个个愁眉苦脸的模样,仿佛买不到粮食,就活不下去了。
&esp;&esp;“自从糙米涨价,其他的,也跟着涨价,也就镇上的人家兜里有底,不会吃不起饭,可住在城外村子的,等他们反应过来要买粮的时候,镇上的人,估计早就把粮食包圆了。”
&esp;&esp;江二勇突然冒出一句话来。
&esp;&esp;随后他又接着说道:“娘,我们铺子也该涨价了。”
&esp;&esp;“不急,我们铺子囤了粮食,现在刚好能引一部分新客前来,绿豆汤、糖水捞、凉面都按照原价卖吧,其余的该涨涨,铺子开门前,我会去前头给客人解释下,这事你别管了。”
&esp;&esp;这主意不是张金兰想的,而是昨晚她睡觉前,跟江守家商议出来的。
&esp;&esp;自从土豆用来发芽。
&esp;&esp;铺子就已经不卖土豆了。
&esp;&esp;剩下的便是烧烤这些,需要每天买的食材。
&esp;&esp;不涨价,会亏的底裤都不剩。
&esp;&esp;阿奶的话,江福宝都听到了。
&esp;&esp;她有时候真的怀疑,为什么爷爷这么聪明,却甘愿窝在村里种地。
&esp;&esp;若是出去闯荡闯荡,不说大富大贵吧,起码家里能比她穿来前好过不少。
&esp;&esp;“可是,不涨价的话,人人都来买一堆,我们哪里做的过来。”
&esp;&esp;江二勇有些想不通,他脸色焦急道。
&esp;&esp;“你爹说了,每人只准买一份,就跟当初的烤肠土豆一样,不可买多,这样,引客的同时,咱们也亏不了多少,每天就卖那些分量,卖完咱就关铺。”
&esp;&esp;张金兰解释着。
&esp;&esp;“好,这主意好,那就这么干吧。”江二勇总算放下心来。
&esp;&esp;前头驾车的江大和一句话没说。
&esp;&esp;他向来少言,家里说什么,他就跟着干,也不多问。
&esp;&esp;牛车停在铺子后面。
&esp;&esp;一家子走下来。
&esp;&esp;开始新一天的忙碌。
&esp;&esp;准备工作做好的时候。
&esp;&esp;张金兰洗干净手,摘掉围裙,沾了点水,把头上的碎发抹平,然后拍了拍衣服,去了铺子前头。
&esp;&esp;铺门一打开,外头排队的客人就朝里涌入,江大和兄弟俩赶紧拦住。
&esp;&esp;“各位先别急,容我说句话,最近城中粮食大涨,所有酒楼饭庄以及小食铺甚至摊子上的吃食,都涨价了,我们铺子也该涨涨了,不然根本亏不起,不过呢,我们都是做的良心买卖,常来吃饭的客人,我也都眼熟了。
&esp;&esp;也不好意思多赚你们钱,不瞒你们说,先前我家囤了一些粮食,不多,但是够卖上一月左右了,以后,凉面,绿豆汤和糖水捞,统统原价,直到将先前囤的卖光为止,其他的,大家见谅,不涨真的卖不起了”
&esp;&esp;这番掏心窝子的话。
&esp;&esp;把外头排队的客人,感动的要死。
&esp;&esp;甚至还让路过原本没想来江家小食铺光顾的路人,也停下了脚步。
&esp;&esp;“张掌柜大义啊!以后,我陈某,但凡出来打牙祭,保证只来江家小食铺——”
&esp;&esp;“我也是——”
&esp;&esp;“竟然不涨价,我的天呐,果真是农户出身的掌柜,就是跟那些奸商不能比,张掌柜心系着百姓啊。”
&esp;&esp;“”
好版主